武汉地区现有89所高校,95家科研院所,63名两院院士,在校大学生最高多达130万人,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两张皮”现象仍旧存在,武汉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只有20%,创新资源的“富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发展的财富。为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畅的问题,武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系列讲话精神,围绕实施“大学+”战略,加强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通过组织创新、供需对接、服务联动、载体建设,汇聚政府、高校、企业的作用,合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着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力争5年内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占比达到80%,努力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
一、抓组织创新,集结工作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来系统推进。针对过去工作力量分散、政策措施碎片化的问题,武汉市从组织创新入手,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机构,吹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集结号。
成立校地协同、高位对接的领导小组。为增强工作合力,武汉市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在汉985高校校长、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为副组长,9所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及科技局、发改委等25个市直部门和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研究重大问题,制定重要政策,强化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统一领导,将科技成果转化从过去单个部门负责的专项工作提升为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市委、市政府领导逐一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对接,推动高校和城市结成血脉相连、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市科技局、市科技成果转化局每一位局级领导对口联系服务高校院所,定期上门了解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解决重大问题,提供贴身服务。
设立“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局。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日常统筹协调,今年8月,武汉市以创新的办法,不新增机构、不新增人员编制,在全国率先设立“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局,集中原分散在各部门的政策制定、经费管理、绩效考核等职能,整合市科技局内部相关职能处室以及直属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事业单位力量,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局长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兼任,常务副局长由市科技局局长兼任,副局长由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和市科协等部门分管副职兼任,还从武汉大学、中科院、湖北长投、航天科工等高校院所和创投企业引进5名干部挂职担任副局长。科技成果转化局统一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出台支持政策、建立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开展对接活动、实施督办考核等7项职责,下设综合协调部、对接服务部、知识产权部和科技金融部等4个挂牌部室,目前人员30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从分散到集中,进入到有专门机构、专业人员、专项政策的集成推进新阶段。
组建院士专家顾问团。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为此,武汉市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院士专家顾问团,邀请部分在汉院士共同参与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决策、政策制定,打通产业链和创新链。李德仁、刘经南、邓子新、李培根等12位院士成为顾问团首批成员,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二、抓供需对接,集聚创新要素
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在于成果供给与企业需求对接不畅通、信息不对称,武汉市坚持痛点思维,主动作为,建立线上线下的供需对接体系,实现科技成果供给端、需求端、资本端的精准对接、聚合反应。
开展系列专场对接,提供线下精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以来,有计划地开展“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主动收集高校院所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联系相关企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一个一个地组织专场对接活动,“菁英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正在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到目前已经完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场对接活动,现场签约共计92个项目,总金额81.74亿元,并梳理216个有意转化项目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推介。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团队的全球首个“即时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联动智慧系统与两家高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金额高达10亿元;华中科技大学樊宽军教授等的“基于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放疗装备”与有关企业现场签约,协议金额也超过10亿元。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专场对接活动已经准备就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对接活动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各区也结合自身产业特色,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小规模、专题式的对接,推动对接活动常态化。
提升平台综合功能,构建线上交易网络。武汉市在原有的“武汉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科惠网武汉分中心”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信息来源、加强资源统筹、促进服务共享。通过推进信息标准化,整合科技成果27246项,其中全市89所高校和95家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10306项,分级筛选在研成果库、成熟成果库和转化库之中,同时收集了1730项企业有效科技需求,定期向企业推送个性化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各环节的全天候对接。目前正在建设全新的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互联网线上平台。
三、抓服务联动,集成推进合力
专业服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武汉市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统筹推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法律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环境。
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改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方式,整合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产业资金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大力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和知名投资人。目前已经吸引深创投、赛伯乐、硅谷天堂、信中利等一批知名投资机构,与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子基金54只,总资本规模超过2000亿元,为2000多家企业投入股权投资400多亿元。大力开展国家首批投贷联动试点,今年上半年三家试点银行先后与33家投资公司合作,支持科创企业69户,投贷联动资金总额27亿元。引导银行针对科创企业的特点,推出“集合贷”“萌芽贷”“助保贷”“税易贷”“三板贷”“海创贷”等系列创新产品,开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型贷款,累计为5000家(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超过800亿元。
推进“三办”改革,完善政务服务。探索实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全面提速。在市区政务大厅设立专项服务窗口,推进“多证合一”“一址多照”“先照后证”“简易注销”等系列商事制度改革,对促进企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进一步下放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市属高校、科研院所与人才团队可自主选择成果转化方式、自主决定转化收益奖励,比例最高可达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的90%,激发了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律服务。成立了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武汉数据备份中心数据资源,整合专利、商标、版权等信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今年2月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正式挂牌运行,实现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有效满足了科技成果转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时效性要求,共有19件案件入选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四、抓载体建设,集中转化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载体。我们针对实际需求,不断打造各具特色、梯次衔接的承接载体,最大限度地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落实落地。
创新建设“环大学经济带”。大学是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我们依托大学的智力辐射,推进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在高校周边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环大学经济带”,促进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全市已形成了武汉大学周边的街道口、华中科技大学周边的鲁巷、武汉理工大学周边的南湖等一批众创高地。全市现有孵化器225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9家,总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2150家,今年上半年新增在孵企业1550家。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各建设一个1000亩的产学研转化园区,其他高校共建一个综合性转化园区。
探索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促进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武汉市围绕一批新兴产业和优势学科,由政府提供优惠地价土地和一定经费支持,高校院所以科技成果入股,共同组建14家工业技术研究院,涵盖光电子、智能装备、导航与位置服务等多个前沿领域。工研院突出相应主题、集成创新要素、提供共性服务,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目前,14家工研院累计开展成果转化334项,孵化企业293家,其中4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光电研究院建设的众创空间入选首批1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单。
分类建设科创小微企业园和现代产业园。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主题,武汉市正根据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的不同特点,谋划实施“新两园”建设计划。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批单个面积不小于5万平方米的科创小微企业园,同高校院所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共性技术研发、产品试制、中试熟化、检测检验等服务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前端服务。在每个新城区和功能区建设10平方公里左右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围绕1—2个主导产业,做好转化成果的规模放大,培育引进一批领军企业,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业,构建梯次布局、有序联动的技术转移转化通道和产业承载基地。